能否判缓刑,要由法官根据被告人的主观恶性、犯罪情节、危害后果、悔罪表现等情况,综合决定。由于法官对案件享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所以,在法律允许判处缓刑的情况下,最终能否判缓刑,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主审法官了。根据《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的理解与适用,对被告人不具有《意见》第二条规定的从重处罚情形的,根据刑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可以依法宣告缓刑。但按照目前的司法实践,静脉血液中乙醇含量低于150mg/100ml,一般可以适用缓刑,超过150mg/100ml的则不予判处缓刑;或较为特殊的情况是乙醇含量在150mg/以上,且有自首,驾驶车辆证件齐全,积极赔偿被害人的损失,案发地点在人烟稀少的路段,未造成实际危害后果等情节,上述两种情况根据具体案情,可适用缓刑。
针对醉驾会判缓刑吗?,看完你还不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醉驾符合缓刑条件的,可以判缓刑。当事人有醉驾行为的,应当涉嫌构成危险驾驶罪,会被判处拘役和罚金,同时缓刑的适用对象,应当是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知道醉驾的刑罚符合缓刑的适用条件,如果犯罪分子的实质条件也符合,可以对犯罪分子判处缓刑。
适用缓刑的对象和条件 (一)适用缓刑的对象必须是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这说明,判处三年以上徒刑的罪犯,不能缓刑。 (二)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即法院认为不关押也不致于再危害社会。以上两条缺一不可。此外,刑法规定,对累犯,不论其刑期长短,一律不能适用缓刑。
相关专题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