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第二十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2、认定工伤后,再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第二十一条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第二十二条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根据鉴定的劳动能力等级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针对工伤事故认定程序的基本流程有哪些,看完你还不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工伤认定的基本程序如下:1、申请工伤认定材料;2、提交材料;3、相关部门决定是否受理;4、相关部门调查核实申请工伤认定程序及所需材料百科;5、当事人举证;6、作出工伤认定决定;7、将工伤认定决定送达双方,并抄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基本程序有: 1、报警和受理。向交通管理部门进行报案。当一起交通事故发生以后,当事人应当尽可能及时向事故发生地的县级交管部门报案。 2、调查。交通管理部门赶赴交通事故现场进行处理。适用简易程序处理的交通事故案件只需要有一名交警人员到现场处理,而适用交通事故一般程序处理的交通事故案件,则至少要有两名交警进行处理。 对于重大,特别重大的交通事故案件还需其他部门帮忙,比如医疗救护部门。交警赶赴现场后,首先要对现场进行处理,同时对于适用一般程序处理的交通事故案件,还要进行现场勘查。 3、认定与复核。交通管理部门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交通管理部门在充分了解事故情况时,并结合收集到的各种证据; 客观、公正的制作出交通事故认定书,分清事故当事人各方的事故责任。如有异议的可以向上级机关申请复核。 4、处罚执行。交通管理部门对事故当事人进行行政处罚。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依据有关规定,对肇事责任人予以警告、罚款、吊扣、吊销驾驶证或拘留的处罚。 5、损害赔偿调解。对损害赔偿进行调解。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公安交管部门可以在双方当事人申请的情况下,就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进行为期10天的调解。 6、起诉。受害方向人民法院起诉。对于当事人不同意调解,或者在法定的调解期限内未达成调解协议的,受害方可向法院起诉,以此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相关专题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