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医疗事故纠纷的,可以提起医疗事故鉴定或者是司法鉴定,当事人具有选择权。 医疗事故鉴定有听证程序,就像法院开庭一样,双方当事人分别陈述意见和理由。陈述顺序先患方,后医疗机构。专家鉴定组成员根据需要可以提问,当事人应当如实回答。必要时,可以对患者进行现场医学检查。在陈述中,要掌握重点突出,观点鲜明,不仅要说明医疗行为损害事实,也要有医疗过错的法律法规文献依据,让人感觉有理有据。听证程序也是鉴定的关键。 司法鉴定提交的材料主要是病历资料,包括住院病历、门诊病历、用药明细、诊断证明、挂号单、收费凭证,以及医生出具的和医疗行为有关的书面材料等。和医疗行为环境、人员资格有关的,还要提供相关证据材料。其中关键是患者认为医院存在过错的陈述意见和理由。司法鉴定有的有听证程序,有的没有。不管有没有听证程序,患者的陈述意见和理由,是确认医院过错的重中之重。鉴定机构结合陈述意见和理由,了解鉴定的目的,是司法鉴定的关键。
针对办理医疗事故纠纷需要什么材料,看完你还不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医疗纠纷立案时应提供的材料: 1.提交起诉状正本一份,并按被告人数提供相应的副本。 2.证明当事人主体资格的材料。 3.原告为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中死者亲属的,应提交死者第一顺序继承人的证明及继承人基本情况的证明(包括户口簿、当地派出所证明)。 4.证明原、被告间存在医患关系的材料,如门诊、住院病历、医疗费发票等。 5.证明人身、财产受到损害的具体材料。 6.法律规定的其他材料。
医疗事故处理需要准备的材料有: 1、鉴定申请书; 2、申请人单位或村(居)委会的介绍信; 3、陈述意见书; 4、病历或病历摘要、各种检查诊断报告单的原件或复印件; 5、进行过尸体检验的要提供尸检报告; 6、证人证言; 7、鉴定报告书; 8、有关物证; 9、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相关专题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