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我国法律体系关于商法与经济法的关系是怎样规定的

2020-10-20 13:17:15
推荐答案

山东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0-10-20 回复

专业分析:

(一)经济法的概念与特征。“经济法”一词是由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摩莱里(Morelly)在其1755年出版的《自然法典》一书中首次加以使用,主要是用来表述某种经济运行规则。法律意义上的经济法是德国学者李特尔(Ritter)在1906使用的,其其主要目的是用来说明与世界经济有关的各种法律。经济法出现后,国内外理论界对经济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和范仍是众说纷坛,莫衷一是,但基本观点认为:从法自身的发展来看,“经济法是政治法和市民法的补充和必然产物”;从经济法的本质来看,“经济法为国家对经济干预之法”.从经济法与商法及行政法等部门法的关系来看,“经济法应位于商法与行政法之间,它与商法分享对经济事务的调整,与行政法分享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 笔者认为,现代意义上的经济法是国家为了克服市场调节体制缺陷、弥补和矫正遭到破坏的市场条件和市场环境,而进行的以经济性手段为内容的强制性法律规范的总称。在性质上经济法属于社会法的范畴。作为社会法的 经济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相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调整目标上具有单一性。 2.调整内容上具有经济性。 3.调整手段上具有多样性。 (二)经济法与商法的区别。由于调整范围、立法目的上有诸多不同,因此商事法和经济法在有关部门的法律理念、法律机能上也是明显不同的。商法以个别经济主体的利益为基础,主要调整的是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经济法则以社会经济利益为基础,着眼于整体经济利益的协调和保护,即着重于所有商事主体利益的全局性调整。因而,商事法和经济法应作为两个不同的法域而存在。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商法和经济法所调整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不同。 2.商法和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内容不同。 3.商法和经济法的作用内容和作用基点不同。 4.商法和经济法的法律性质和法律理念不同。

展开更多

针对我国法律体系关于商法与经济法的关系是怎样规定的,看完你还不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爱心律师推荐
同类普法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经济法的体系构成主要取决于其调整对象。对应于经济法调整的两类社会关系,经济法体系首先可分为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两大部分,从而形成一个基本的二元结构。其次,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法进一步细分,从而形成经济法体系的各个部门法。宏观调控法包括财税调控、金融调控和计划调控法;市场规制法包括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和消费者保护法。经济法体系可以大略概括为财金计划调控法,两反一保规制法。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既相互联系,也相互区别,在调整范围、宗旨、内容、主体、本质功能、作用、价值取向以及调整方法等方面是不同的。民法是真正的私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财产关系,强调个人意思表示。经济法带有部分公法性质,比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以国家强制规定固定赔偿比例,它维护的是国家的经济秩序。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赵丽、章法...等95位律师接受在线咨询

有问题 立即在线问律师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婚姻/债务/工伤/合同/刑事....最快3分钟内有回应

相关精选问答

相关专题

网友热门关注

法师兄 精选问答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