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交通肇事逃逸,法律上是有严格的认定条件的,首先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是事故后果需要达到构成交通肇事罪的程度,如果造成的事故情节轻微、无人员伤亡、负次要或者次要以下责任、无重大财产损失的,就不构成交通肇事罪,也就不能被认定具有“肇事后逃逸”情形。其次,肇事逃逸的主观目的必须是“为逃避法律追究”,如果肇事方没有此目的,也是不能认定具有“肇事逃逸情节的”。当然,何为“逃避法律责任”,表现上有多种形式,法律上也有多种认定,具体认定需要结合案情和证据才能得出。 在和解或者调解过程中因为某一方的要求在合理性上存在分歧,使得双方不能达成一致最后导致和解或者调解失败的现象是常见的,所以接下来就是不得不走诉讼程序,最后按法院的判决来履行各自的义务。这是解决事故最为公正的途径。
针对交通事故肇事逃逸标准有哪些?,看完你还不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交通事故逃逸认定标准: 1、行为人在逃逸时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导致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2、主观上是为了逃避事故责任; 3、客观上实施了逃离事故现场,不向公安机关报案的行为。
交通肇事逃逸罪的量刑标准:违反交通法规,造成重大事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相关专题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