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的财产,离婚后对方是不可以分割的。 婚前财产是指在结婚前夫妻一方就已经取得的财产。夫妻一方的婚前财产,不管是动产还是不动产,是有形财产还是无形财产,只要合法取得,就依法受到法律保护。 一方的婚前财产是指一方婚前已经取得的财产,包括动产和不动产。一方婚前财产可分为以下4类: (1)个人所有的财产,如工资、奖金,从事生产、经营取得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因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资本收益以及其他合法收入。 (2)一方婚前已经取得的财产权利,如一方婚前取得的债权等。 (3)婚前财产的利息,包括个人财产婚前利息。 (4)一方婚前以货币、股权等形式存在,而婚后表现为另一形态的财产。 婚前财产的界定时间为双方结婚登记之日,结婚登记前双方分别所有的财产归一方所有,结婚登记日后一方单独获得或双方共同所有的财产除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特别约定外,作为婚后夫妻共同财产。这样规定的目的在于简化财产关系,便于离婚时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针对婚前共同财产离婚后可以分割吗?,看完你还不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在一定条件下,离婚后的男女双方也有请求分割共同财产的权利。离婚后财产没有分割的,一方可以以尚有夫妻共同财产未处理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分割,经审查该财产确属离婚时未涉及的夫妻共同财产,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分割。
一方婚前房产通常属于一方的个人财产,离婚时不能分割。我国婚姻法中明文规定,一方婚前取得的财产,是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但是,如果双方签订有财产协议,约定一方婚前房产属于双方共同所有,则按照协议约定,离婚时该房产应当进行分割。需要注意的是,即使一方的婚前房产,是由另一方部分或者全部出资购买,另一方也无权要求分割。因为,第一,我国采取不动产登记制度,原则上房产登记在谁名下就属于谁,既然婚前购买房产登记在一方名下,就属于其个人;第二,即使有证据证明一方婚前房产是由对方全部或部分出资购买,该出资行为一般也会被认定为以结婚为目的的赠与行为,双方已经结婚,就无权要求返还该出资。
相关专题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