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被告人是未成年人,那么判决书肯定会送给其监护人即家属一份,因为监护人是法定代理人,属于诉讼参与人之一。 2、如果被告人是成年人,那么法院可以不给家属判决书。因为被告人犯罪,但家属没有犯罪,家属不是诉讼参与人之一。 3、家属中的近亲属收到判决书后的十日内,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四条规定: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我国的宣判方式仅两种,即当庭宣判与定期宣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三条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
针对法院一般怎样告被告人是未成年人?,看完你还不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未成年批捕会慎重。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逮捕是会慎重考虑的,检察院会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为其指定辩护。
未成年人侵权的被告是其监护人,通常是其父母。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经教育不改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有关单位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的资格,依法另行指定监护人。被撤销监护资格的父母应当依法继续负担抚养费用。
相关专题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