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打官司,要先经过劳动保障部门进行审核认定。 工伤认定办法》第八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需要可以对提供的证据进行调查核实,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协助。用人单位、医疗机构、有关部门及工会组织应当负责安排相关人员配合工作,据实提供情况和证明材料。 第九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进行工伤认定时,对申请人提供的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不再进行调查核实。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格式和要求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要求出具证据部门重新提供。 四、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工伤认定办法》第十五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认定决定包括工伤或视同工伤的认定决定和不属于工伤或不视同工伤的认定决定。第十六条工伤认定决定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用人单位全称; (二)职工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身份证号码; (三)受伤部位、事故时间和诊治时问或职业病名称、伤害经过和核实情况、医疗救治的基本情况和诊断结论; (四)认定为工伤、视同工伤或认定为不属于工伤、不视同工伤的依据; (五)认定结论; (六)不服认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的部门和期限; (七)作出认定决定的时间。
针对工伤打官司的法律流程是怎么样的,看完你还不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劳动争议仲裁由用人单位住所地(注册地)和劳动合同履行地(工伤事故发生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应当提交仲裁申请书和按被申请人人数提供副本,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相关证据复印件和证据清单2份;部分地区还需要提供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
打官司的基本流程分为起诉受理、开庭、一审判决、上诉、二审开庭、二审判决。打官司的第一步就是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简称起诉。起诉时,应当提交起诉状、原被告双方的身份证明材料,以及案件相关证据材料,有委托代理人的,应当提交授权委托书和代理人的身份证明材料。起诉状应当包含原告及被告的基本身份信息,原告的具体诉讼请求,原告起诉的事实和理由等内容,并由原告方签字或者盖章确认。人民法院立案庭对于原告提交的起诉材料进行审查认为符合立案条件的,现行询问原告是否愿意调解,如果原告愿意调解,案件将进入调解程序。调解不成或者原告拒绝调解的,人民法院予以正式立案,向原告出具案件受理通知书。之后法院将案件材料送达给被告并确定开庭时间开庭,开庭查明案件事实后出具判决书。如果原被告双方对一审法院判决均不上诉,则案件结束,如果任何一方上诉,案件进入二审程序。
相关专题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