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担什么法律责任往往与交警认定的事故责任有关,当然交警只对事故认定责任(驾驶员的责任),不对其他责任进行认定。法律责任有“行政责任(罚款、拘留、扣分扣证等)、民事责任(赔偿人身损失、财产损失)、刑事责任(拘役、罚金、判刑等)”之分,而一起交通事故都有可能涉及到这三个责任,这个需要看事故的轻重情节,事故轻的可能只负行政责任和赔偿责任,事故严重的有可能会涉及到刑事责任。 关于交通肇事逃逸,法律上是有严格的认定条件的,首先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是事故后果需要达到构成交通肇事罪的程度,如果造成的事故情节轻微、无人员伤亡、负次要或者次要以下责任、无重大财产损失的,是不构成交通肇事罪,不构成交通肇事罪那就不能被认定具有“肇事后逃逸”情形。其次,肇事逃逸的主观目的必须是“为逃避法律追究”,如果肇事方没有此目的,也是不能认定具有“肇事逃逸情节的”。当然,何为“逃避法律责任”,表现上有多种形式,法律上也有多种认定,具体认定需要结合案情和证据才能得出。
针对交通事故中驾驶员肇事逃逸怎么处理?,看完你还不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机动车驾驶人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该机动车参加强制保险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机动车不明或者该机动车未参加强制保险,需要支付被侵权人人身伤亡的抢救、丧葬等费用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后,其管理机构有权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
交通事故肇事逃逸的判定: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行为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行为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在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的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3)行为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4)行为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5)行为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 (6)行为人离开事故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
相关专题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