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约责任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由当事人约定。当事人既可以在合同中约定违约的责任形式,也可以约定违约责任的范围及损失的计算方法。具体表现在当事人可事先约定违约金的数额、幅度,可以预先约定损害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甚至确定具体数额,同时也可以通过设定免责条款限制和免除当事人可能在未来发生的责任。但是,违约责任可由当事人约定,并不是说当事人未约定违约责任的,不发生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违约应承担违约责任,这是法律赋予合同的效力,即使当事人未在合同规定违约责任,违约方也须依法律的直接规定承担违约责任。当事人之间约定的违约责任应当限定在法律允许范围之内。为了保障当事人约定的违约责任条件的公平合理,法律也要对其约定予以干预。如果约定不符合法律要求,也将被宣告无效或被撤销,从而适用法定的违约责任。
针对违约责任由当事人承担法律依据有哪些,看完你还不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违约责任的免责事由包括法定免责事由和约定免责事由。 一、法定免责事由是指由法律直接规定、不需要当事人约定即可援用的免责事由,主要指不可抗力。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常见的不可抗力有: 1、自然灾害。 2、政府行为。 3、社会异常现象。 二、约定免责事由是指当事人约定的免责条款。 免责条款无效的一般情形包括: (1)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将免责条款订入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 (2)双方当事人恶意串通,免责条款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利益的; (3)免责条款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 (4)免责条款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5)免除故意或者重大过失所生责任的条款无效; (6)免除根本性违约所生责任的条款无效。
违法分包人承担连带责任法律依据有:承包人违法分包建设工程的,发包人可以解除合同。发包人提供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不符合强制性标准或者未履行协助义务,导致承包人无法施工,经催告后未在合理期限内履行相应义务的,承包人可以解除合同。
相关专题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