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诈骗犯罪行为遭受的经济损失,被害人能否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刑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刑法第三十六条和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的规定并没有限定哪些犯罪行为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所以凡是犯罪行为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都应当允许被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不允许被害人提起,则是违背法律规定的,也不利于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当然,被害人在向法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之前,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可以根据刑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通过追缴赃款赃物,将被犯罪分子非法占有的款物发还给被害人。如果发还的款物已全部弥补了被害人的实际经济损失,就不存在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问题。
针对诈骗罪犯罪经济损失的赔偿如何规定,看完你还不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经济诈骗罪的定罪,如果是指信用卡诈骗罪,则应当满足的要件为: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金融管理制度和他人的财物所有权;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伪造、变造的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银行存单等其他银行结算凭证进行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由故意构成,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认定为渎职犯罪经济损失的是渎职犯罪或者与渎职犯罪相关联的犯罪立案时已经实际造成的财产损失;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损害公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客观公正性的信赖,致使国家与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相关专题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