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不仅包括行为人明明知道的情形,还包括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推定行为人应当知道的情形。《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公平交易局和国家知识产权局协调管理司2002年第一次工作联席会议纪要》中指出,在下列情况下,判定行为人“明知”:(1)更改、换掉经销商品上的商标被当场抓获的;(2)同一违法事实受到处罚后重犯的;(3)事先已被警告,而拒不改正的;(4)有意采取不正当进货渠道,且价格大大低于已知正品的;(5)在发票、账目等会计凭证上弄虚作假的;(6)专业公司大规模经销假冒注册商标商品或者商标侵权产品的;(7)案发后转移、销毁物证,提供虚假证明、虚假情况的。
针对商标侵权中的明知如何认定,看完你还不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1、商标近似是指被控侵权的商标与原告的注册商标相比较,其文字的字形、读音、含义或者图形的构图及颜色,或者其各要素组合后的整体结构相似,或者其立体形状、颜色组合近似,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的来源产生误认或者认为其来源与原告注册商标的商品有特定的联系。 2、人民法院认定商标近似按照以下原则进行: (1)以相关公众的一般注意力作为判定标准; (2)对商标的整体进行对比,也要进行对商标主要部分的比对,比对应当在比对对象隔离的状态下分别进行; (3)判断商标是否近似,应当考虑请求保护注册商标的显著性和知名度。
认定商标侵权中的商标近似标准为:以相关公众的一般注意力为标准;既要进行对商标的整体比对,又要进行对商标主要部分的比对,比对应当在比对对象隔离的状态下分别进行;应当考虑请求保护注册商标的显著性和知名度。
相关专题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