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内容包括三部分: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单位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部分+按社保利率计算的利息。如果个人账户缴费比例调整之后,基础养老金仍然是按照社会平均工资的20%来计发的话,那么个人账户缴费比例的减少显然会使这部分“中人”和“新人”未来的养老金缩水。退休人员养老金计算方法如果基础养老金的计发办法也进行相应调整的话,那么他们未来的养老金就不一定缩水,还有可能高于原来的水平。因为,基础养老金的增长率相当于社会平均工资的增长率,而如果个人账户做实并进入金融市场进行投资,那么个人账户资金的增长率就取决于投资回报率。如果社会平均工资的增长率超过投资回报率,那么减少个人账户缴费比例,提高社会统筹比例并相应增加基础养老金就可能使这部分职工未来的养老金水平提高。个人账户的计算方式首先,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内容,缴纳比例和退休后发放的计算标准。 1、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内容包括三部分: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单位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部分+按社保利率计算的利息。很明显,新政策将把单位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部分的去除。 2、缴费比例:该部分由个人缴费和单位缴费组成。 (1)个人缴费根据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最低数为上年全市职工工资的60%;最高数为上年全市职工工资的300%)的8%缴纳。 (2)单位缴费根据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22%缴纳。原先的老政策是个人缴费全部和单位缴费的3%计入个人养老账户,单位缴纳的19%划转为社会统筹,而新政策将单位缴费的3%也划入社会统筹用来解决养老空账问题。 3、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中人”的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0%(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按15%)+个人账户本息和÷120+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1997年底前缴费年限×1.4%。“新人”的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按本人退休时上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计发,个人账户养老金按本人账户储存额除以120计发。由于客观原因,全国某些城市的计算标准可能有所不同。)如果个人账户缴费比例调整之后,基础养老金仍然是按照社会平均工资的20%来计发的话,那么个人账户缴费比例的减少显然会使这部分“中人”和“新人”未来的养老金缩水。如果基础养老金的计发办法也进行相应调整的话,那么他们未来的养老金就不一定缩水,还有可能高于原来的水平。因为,基础养老金的增长率相当于社会平均工资的增长率,而如果个人账户做实并进入金融市场进行投资,那么个人账户资金的增长率就取决于投资回报率。如果社会平均工资的增长率超过投资回报率,那么减少个人账户缴费比例,提高社会统筹比例并相应增加基础养老金就可能使这部分职工未来的养老金水平提高。
针对养老金计算方法调整范围,看完你还不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定额调整部分,每人每月增加基本养老金45元,比上年度下降了15元,确实变化有些大。定额调整,贯彻的是人人增加相同养老金的原则,更有利于缩小养老金的水平差距。挂钩调整部分,按缴费年限调整部分,缴费年限15年以内的部分,每满一年每人每月增加基本养老金一元标准。缴费年限15年以上的部分,每满一年基本养老金增加两元。这对于缴费年限15年以上是一种激励。缴费年限不足一年按一年计算,也就是说如果15年零一个月也会按照16年计算的,相对更划算一些。按养老金水平挂钩,是按照本人调整前基本养老金月标准的1.8%增加,比2020年的标准下降了0.4个百分点。倾斜调整部分,过去采取的是临时调整的模式,而今年采取的是永久调整的模式。对于2020年12月31日前,年满70周岁不满80周岁、年满80周岁不满90周岁、年满90周岁不满100周岁以及年满100周岁以上的四类老人,每人每月额外增加基本养老金30元、50元、100元和300元,相应的增加标准纳入以后的基本养老金年度调整基数。
调整养老金方案综合考虑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情况等因素确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相关专题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