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合同法》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违约金的数额允许合同双方当事人通过协商的方式事先约定,这体现我国合同法意思自治原则,这样还可以明确未来的违约责任,约束双方及时按合同约定条款履约。合同的不履行、不适当履行、迟延履行等,都可以导致违约金的支付。我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但是并非当事人主张约定的违约金责任均会得到支持。《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当违约金低于损失时,提高违约金,有利于保护守约方的利益,使其得到相当的补偿。但只有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时,才予以适当减少,而一般的“高于”则还是依照双方的约定数额来认定。这体现了违约金除了填补守约方的损失,还具有惩罚违约方的性质。
针对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该怎样承担违约责任,看完你还不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相关专题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