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界定诈骗罪”的问题,要是换个角度分析的话,就会简单的多,那就是从诈骗罪的犯罪认定入手进行分析,看看诈骗罪与其他类似的民事行为或犯罪之间的区别在哪里,这在司法实务中就能比较容易的界定诈骗罪了。1,罪与非罪的界限:(1)诈骗财物数额较小,危害不大的行为,不构成诈骗罪。(2)正常的借贷代人购物拖欠货款的行为,不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对借贷或拖欠他人财物打算并设法归还,不构成犯罪。2,本罪与招摇撞骗罪的界限:(1)犯罪对象不同:本罪只限于骗取他人财物;招摇撞骗罪则是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进行欺骗,骗取荣誉职务职称福利待遇甚至“爱情”。(2)犯罪客体不同:本罪侵犯的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招摇撞骗罪主要侵犯的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3)如果犯罪分子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骗取财物数额特别巨大的,情节特别严重的,应按诈骗罪处罚。3,本罪与特种诈骗犯罪的关系:本罪与特种诈骗犯罪之间具有法条竞合关系,在适用时,应按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适用法条。4,本罪与盗窃罪的界限:行为人在实施犯罪活动中既使用了欺骗的手段,又使用了窃取的手段的情况下,如果起主要作用的手段是欺骗,就应该定诈骗罪;如果起主要作用的是窃取,则应定盗窃罪。5,关于诉讼诈骗的处理:所谓诉讼诈骗,是指行为人伪造证据,通过法院诉讼的手段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对于诉讼诈骗,不宜以诈骗罪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如果行为人实施了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的行为或者又指使他人做伪证的行为,构成犯罪的,应以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或妨碍作证罪
针对诈骗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看完你还不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2、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3、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诈骗罪通常是指,为了非法占有,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2)客观要件 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3)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相关专题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