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机关将推行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公诉新方式:对未成年人犯罪,可起诉可不起诉的不予起诉,可判实刑可不判实刑的依法建议法院判处缓刑。对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共同犯罪的案件实行分案处理的制度,并采取适合未成年人特点的出庭支持公诉方式。以后公诉人出庭支持公诉,将充分阐述未成年被告人构成犯罪以及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的情节和法律依据。据河北省检察院有关负责人介绍,具有犯罪情节较轻、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主观恶性不深的初犯或者胁从犯、从犯,被害人要求和解或者被害方有明显过错,并且请求对被告人免予刑事处罚的这3种情形之一的,依法可能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悔罪态度较好,具备有效帮教条件、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未成年被告人,公诉人应当建议法院适用缓刑。公诉人在依法指控犯罪的同时,要剖析未成年被告人犯罪的原因、社会危害性,适时进行法制教育及人生观教育。同时,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可以免除刑罚处罚的未成年人,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针对如何推行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公诉新方式?,看完你还不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公安机关办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予以执行的方式: 1、对于在公安机关关押执行的违法犯罪未成年人,执行的公安机关应当进行法制教育和思想教育。 2、执行的公安机关应当针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员的特点和违法犯罪性质制定监督管理措施,建立监督管理档案。
对在公安机关关押执行的违法犯罪未成年人,执行的公安机关应当加强思想教育。以教育为主,严禁辱骂。对表现好的,应当及时提出减刑或者减少教养期限的意见。主要注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预防二次犯罪。
相关专题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