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例》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所称的假冒授权品种行为是指下列情形之一:(一)印制或者使用伪造的品种权证书、品种权申请号、品种权号或者其他品种权申请标记、品种权标记;(二)印制或者使用已经被驳回、视为撤回或者撤回的品种权申请的申请号或者其他品种权申请标记;(三)印制或者使用已经被终止或者被宣告无效的品种权的品种权证书、品种权号或者其他品种权标记;(四)生产或者销售本条第(一)项、第(二)项和第(三)项所标记的品种;(五)生产或销售冒充品种权申请或者授权品种名称的品种;(六)其他足以使他人将非品种权申请或者非授权品种误认为品种权申请或者授权品种的行为。
针对假冒授权品种如何认定,看完你还不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认定,关键在于行为人在主观上,是否存在故意和客观方面的结果进行考虑。如果行为人故意制造、销售伪劣产品,并且销售金额达到法律规定的五万元以上,那么就构成犯罪。如果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那么该行为就只属于一般的违法行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会依法进行行政处罚。
符合下列要件认定构成假冒商标: 1、行为人实施了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行为。 2、行为人实施的销售假冒商标商品的行为造成了商标权人的损害后果。这个损害后果既包括财产损失,也包括荣誉损失。 3、假冒注册商标的行为人主观上存在过错,也就是说行为人对所销售的商品属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事实已经知道或者应当知道。 4、行为人的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具体来说,假冒注册商标行为包括以下几种行为: (1)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 (2)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而进行销售的; (3)仿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仿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的。 假冒他人注册商标情节严重的将构成犯罪,要追究有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相关专题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