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需要结合捅人时的主观违法或犯罪动机以及最终的损害后果综合确定,相应的罪名或应当承担的违法或犯罪责任。如果被司法机关认定为故意杀人,无论受害人是否死亡,均追究故意杀人的刑事责任,只是在量刑上,如果受害人没有死亡,则以故意杀人未遂适当减轻刑事处罚,如果对方已死亡则按照故意杀人既遂追究刑事责任。(问题所描述的情形,未体现犯罪中止)如果被司法机关认定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则依然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未成年人犯罪的,依法不适用于死刑。因不满16周岁不追究刑事责任的,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必要的时候由政府收容教养。如果并非属于故意杀人或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且伤人者未满16周岁,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可以追究行政违法责任,处罚款不拘留。关于赔偿的问题,所有因伤所导致的合理损失,伤人者的监护人都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该未成年人有财产的,从其个人财产之中支付,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补偿,但是单位担任监护人的除外。2、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人犯抢劫、强奸、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贩毒、爆炸、投毒、放火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3、故意杀人处死刑、无期徒刑或10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轻微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4、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以特别残忍的手段致人重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5、受害人因医疗伤情所导致的合理的、必要的、与损害结果存在关联性的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住宿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费用,赔偿义务人应依法给付。受害人因伤致残,其因生活上需要所增加的必须费用,包括伤残赔偿金、残废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的生活费等费用,以及因康复治疗所实际发生的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依法予以给付。司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21条、26条、43条司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7条、18条、23条、232条、234条司法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7条
针对捅死人判几年,看完你还不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相关专题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