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企业应当制定本企业管道事故应急预案,并报管道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主管管道保护工作的部门备案;配备抢险救援人员和设备,并定期进行管道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发生管道事故,管道企业应当立即启动本企业管道事故应急预案,按照规定及时通报可能受到事故危害的单位和居民,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者减轻事故危害,并依照有关事故调查处理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主管管道保护工作的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主管管道保护工作的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及时上报事故情况,并根据管道事故的实际情况组织采取事故处置措施或者报请人民政府及时启动本行政区域管道事故应急预案,组织进行事故应急处置与救援。
针对烟台管道安全事故处理有哪些内容,看完你还不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企业应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负主要责任。在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价后,应针对每一个重大危险源制定出一套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通过技术措施(包括化学品的选择,设施的设计、建造、运转、维修以及有计划的检查)和组织措施(包括对人员的培训与指导,提供保证其安全的设备,工作人员水平、工作时间、职责的确定,以及对外部合同工和现场临时工的管理),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重大危险源管理主要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进行落实和执行。
安全生产属地管理是指将安全生产的责任落实到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以下是安全生产属地管理的主要内容: 1、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要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安全生产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2、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地方政府要加强对本地区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管,制定安全生产规划和政策,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和管理。 3、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企事业单位要按照国家和地方的安全生产标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4、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要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5、强化应急管理:地方政府要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制定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6、严格事故查处:地方政府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安全生产事故进行调查处理,严肃追究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相关专题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