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在司法实践中怎么认定?划清罪与非罪的界限。根据《刑法》第313条的规定,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行为,只有情节严重才能构成犯罪。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2002年8月29日通过的立法解释,所谓“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情形有5种:(1)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2)担保人或者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或者转让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3)协助执行义务人接到人民法院执行通知书后,拒不协助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4)被执行人、担保人、协助执行义务人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通谋,利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权妨害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5)其他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情形。如果拒不执行判决、裁定但情节轻微的,不能以犯罪论处。如果行为人因没有能力执行判决、裁定而未能执行的,也不能以犯罪论处。
针对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在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如何处罚拒不执行判决,看完你还不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我国刑法规定有能力执行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判决或者裁定的而拒绝不执行,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单处罚金。若是情节特别严重的,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若犯罪主体是单位的,对单位的直接负责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上述规定进行处罚。
在人民法院发出执行通知以后,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巳被依法查封、扣押或者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在执行中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相关专题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