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赔偿法》第31条规定: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行政诉讼过程中。违法采取对妨害诉讼的强制措施、保全措施或者对判决、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书执行错误,造成损害的,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的程序,适用本法刑事赔偿程序的规定。人民法院对妨害诉讼的诉讼参加人及其他人员,有权采取强制措施,以保证诉讼的正常进行。对于有可能灭失或难以取得的证据可采取扣押等保全措施;对于可能变质、转移的财产,也有权采取拍卖、冻结、扣押等保全措施。违法采取这些措施以及对判决、裁定及其他生效文书执行错误,都有可能对被执行人造成损害。根据宪法第41条和《国家赔偿法》第28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在民等诉讼、行政诉讼中的这种损害,理应予以赔偿。其赔偿程序与《国家赔偿法》第3章第3节规定的刑事赔偿程序相同。
针对采取妨害诉讼的诉讼参加人适用哪些程序,看完你还不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离婚诉讼应采取以下程序:1、提交起诉书、副本及有关证据;2、接受原告提交的文件、材料,并进行审查;3、作出受理决定并立案;4、人民法院决定立案后五日内将原告的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并告知被告作出书面答辩;5、被告应当十五日内作出书面答辩;6、开庭审理;7、调解或判决。
行为人妨害离婚诉讼会采取训诫,责令退出法庭或者予以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强制措施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依法对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采取的在一定期限内暂时限制或剥夺其人身自由的一种法定强制方法。
相关专题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