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对第一审未生效的判决、裁定,在法定期限内声明不服,要求上一级人民法院进行审判的诉讼行为,称为上诉。当事人依法享有的这一项诉讼权利叫上诉权。依照法律规定,当事人行使上诉权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必须向原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状,并根据被上诉人的人数提交上诉状副本。 2、提起上诉的对象必须是允许上诉的判决或裁定。最高法院的判决或裁定、依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作出的判决、裁定,法律规定不得上诉的其他裁定,都不准上诉。调解协议也不能上诉。 3、必须在法律规定的上诉期限内提出上诉。对判愉提起的上诉期为15日,裁定为10日。居住国外的一方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的上诉期限为60日。 4、提起上诉的主体必须是享有上诉权的当事人或依法享有上诉权的诉讼代理人。这些人是,原告、被告、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和一审判决确定承担义务的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一审中的法定代理人或指定代理人以及经特别授权的委托代理人,也可以代为行使上诉权。
针对行政诉讼中被告对二审判决不服如何上诉,看完你还不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行政诉讼二审终审不服的可以申请再审。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但判决、裁定不停止执行。
被告不服一审判决上诉原告可以按照以下四点处理。具体如下:1、被告方上诉原告该积极参加诉讼活动;2、写起诉状;首先将原被告双方的基本情况写清楚,然后列明诉讼请求自己起诉的目的、要求,最后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写清楚;3、带上起诉状按被告的人数提交副本,证据欠条或合同复印件到当地法院立案庭要求立案;4、立案后,法院会给被告送达起诉状,举证通知。
相关专题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