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当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规定“对未成年罪犯适用刑罚,应当充分考虑是否有利于未成年罪犯的教育和矫正。对未成年罪犯量刑应当依照刑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并充分考虑未成年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动机和目的、犯罪时的年龄、是否初次犯罪、犯罪后的悔罪表现、个人成长经历和一贯表现等因素。对符合管制、缓刑、单处罚金或者免予刑事处罚适用条件的未成年罪犯,应当依法适用管制、缓刑、单处罚金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第十六条规定“对未成年罪犯符合刑法第七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的,可以宣告缓刑。如果同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对其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应当宣告缓刑:(一)初次犯罪。”可见,对未成年人犯的刑事处罚能轻则轻,能减则减,能免则免,最大限度地降低对未成年犯限制人身自由的程度,以利于对其矫正,是我国对未成年罪犯审判的一项重要原则。
针对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当如何适用刑罚?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罚原则,看完你还不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未成年犯罪处罚的适用原则有:1、从宽处理的原则,即在定罪量刑时法院应当从宽处理;2、不适用死刑的原则,不得判决未成年人死刑;3、教育、感化和挽救的原则,在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要适当引导教化未成年人;4、分案处理的原则,为保证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应当分案处理。
1、对已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当判刑; 2、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3、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4、未成年人犯罪不适用死刑。
相关专题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