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42条第2款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根据这一规定,相对不起诉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行为触犯了刑律,符合犯罪构成的要件,已经构成犯罪。二是犯罪行为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依据刑法规定免除刑罚的情形主要是指:(1)犯罪嫌疑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我国刑法规定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在外国已经受过刑事处罚的;(2)犯罪嫌疑人又聋又哑,或者是盲人犯罪的;(3)犯罪嫌疑人因防卫过当或者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不应有危害而犯罪的;(4)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5)在犯罪过程中自动中止或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6)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辅助作用的;(7)被胁迫、被诱骗参加犯罪的;(8)犯罪嫌疑人自首或在自首后有立功表现的。显然,已经进行了民事赔偿的轻伤害案件不属刑法规定的免除处罚的情况。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于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这是刑法规定的不需要判处刑罚的情形。这一规定弹性很大,容易造成部分当事人对检察机关执法公正性的怀疑,因而应慎重使用。
针对不起诉要具备哪些条件?,看完你还不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起诉离婚要具备的条件有: 1、双方当事人经过了合法的婚姻登记; 2、起诉离婚的当事人是婚姻关系的男女双方或者一方; 3、起诉离婚的一方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根据2021年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首先起诉离婚需要婚姻双方已经领取了结婚证。 其次离婚诉讼必须是婚姻关系的一方当事人,其他任何第三人均不得以起诉当事人的身份提起诉。 而且,提起起诉离婚的一方,必须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不能提起起诉离婚。 而且当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 最后,起诉离婚还必须符合法律对于离婚条件的规定。
相关专题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