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1级(100%)到第X级(10%),每级相差10%。其等级划分依据是: 1、Ⅰ级伤残划分依据为: a.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b.意识消失; c.各种活动均受到限制而卧床; d.社会交往完全丧失。 2、Ⅱ级伤残划分依据为: a.日常生活需要随时有人帮助; b.仅限于床上或椅上的活动; c.不能工作; d.社会交往极度困难。 3、Ⅲ级伤残划分依据为: a.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需经常有人监护; b.仅限于室内的活动; c.明显职业受限; d.社会交往困难。 4、Ⅳ级伤残划分依据为: a.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间或需要帮助; b.仅限于居住范围内的活动; c.职业种类受限; d.社会交往严重受限。 5、Ⅴ级伤残划分依据为: a.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需要指导; b.仅限于就近的活动; c.需要明显减轻工作; d.社会交往贫乏。 6、Ⅵ级伤残划分依据为: a.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但能部分代偿,部分日常生活需要帮助; b.各种活动降低; c.不能胜任原工作; d.社会交往狭窄。 7、Ⅶ级伤残划分依据为: a.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严重受限; b.短暂活动不受限,长时间活动受限; c.不能从事复杂工作; d.社会交往能力降低。 8、Ⅷ级伤残划分依据为: a.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部分受限; b.远距离活动受限; c.能从事复杂工作,但效率明显降低; d.社会交往受约束。 9、Ⅸ级伤残划分依据为: a.日常活动能力大部分受限; b.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 c.社会交往能力部分受限; 10、Ⅹ级伤残划分依据为: a.日常活动能力轻度受限; b.工作和学习能力有所下降; c.社会交往能力轻度受限。
针对1 2十级伤残赔偿标准,看完你还不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一级伤残按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从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算。受害人没有因伤致残知识实际收入减少,或伤残等级较轻但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的,可调整赔偿金。由社保机构一次性支付伤残补助金24个月。或按受伤前本人工资的百分之九十,月支付伤残津贴,支付到死亡。
二级伤残的赔偿先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22个月本人工资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及支付工资的百分之八十五的伤残津贴。达到退休年龄并办完退休手续的工伤职工,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养老待遇、伤残津贴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相关专题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