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常见量刑情节的适用 1.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应当综合考虑未成年人对犯罪的认识能力、实施犯罪行为的动机和目的、犯罪时的年龄、是否初犯、偶犯、悔罪表现、个人成长经历和一贯表现等情况,予以从宽处罚。 (1)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减少基准刑的30%~60%; (2)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减少基准刑的10%~50%。 2.对于未遂犯,综合考虑犯罪行为的实行程度、造成损害的大小、犯罪未得逞的原因等情况,可以比照既遂犯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下。 3.对于从犯,应当综合考虑其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是否实施犯罪行为等情况,予以从宽处罚,减少基准刑的20%~50%;犯罪较轻的,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处罚。
针对电信诈骗常见量刑情节有哪些,看完你还不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电信诈骗常见情形具体如下:冒充社保、医保、银行、电信等工作人员,引诱受害人将资金汇入犯罪嫌疑人指定的账户;冒充公检法、邮政工作人员,引诱受害人将资金汇入犯罪嫌疑人指定的账户;以销售廉价飞机票、火车票及违禁物品为诱饵进行诈骗;冒充熟人进行诈骗。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相关专题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