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只能自己去了解查找,没有任何单位能够帮助你查找对方的身份信息。 2、提供被告的住址信息是原告的义务,法院只能根据原告提供的被告的联系方式去找被告,不可能像公安机关侦查刑事案件一样天南海北去找被告。所以,如果原告无法提供被告的详细地址和联系方式,法院会认为没有明确的被告,不会立案受理案件。 3、《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4、《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一条: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零九条:原告提供被告的姓名或者名称、住所等信息具体明确,足以使被告与他人相区别的,可以认定为有明确的被告。 起诉状列写被告信息不足以认定明确的被告的,人民法院可以告知原告补正。原告补正后仍不能确定明确的被告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受理。
针对没有被告人的身份信息和地址和联系方式可以去法院查询对方身份信息,看完你还不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被告分为自然人和企业,如果是企业的可以去工商局查询,公民个人信息的需要法院出具的补充函和律师所的介绍信等,如果是原告本人的需要提供身份证和法院函,具体查询单位地址法院会告知。
去法院起诉没有对方身份信息,可以聘请一位律师,授权律师去被告户籍所在地派出所调取被告的身份户籍信息。没有被告人的身份信息是不能起诉的,获得被告的身份户籍信息后,法院才能确定案件是否受该法院管辖,并且明确传票等法律文书送达被告的地址。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起诉必须符合有明确的被告以及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相关专题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