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辞职: 1.若用人单位存在法定过错,即《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之情形,劳动者可以书面告知立即解除劳动关系,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 2.若用人单位不存在法定过错,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需提前30日(试用期提前3日)书面告知用人单位,到期后劳动合同即解除,需要用人单位同意。注意保存已递交的证据,可采取邮寄的方式递交。 二、解除劳动关系时,用人单位应当一次性付清劳动者的工资。未支付的,可以采取以下办法: 1、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由劳动监察大队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可以请求加付赔偿金,赔偿金标准: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 根据《关于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若干规定》第十三条,投诉应当交投诉文书,书写投诉文书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投诉,由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进行笔录,并由投诉人签字。投诉时,应提供本人身份证复印件以及相关拖欠工资的证据。
针对辞职和终止劳动合同的区别,看完你还不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1、劳动合同的解除是劳动合同的提前终止; 2、是否支付经济补偿金不同。在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劳动合同终止时用人单位可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实施后,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五项的规定,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劳动合同期满的应当支付经济补偿,借此约束用人单位的解雇行为,稳定劳动关系,也就是劳动合同终止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 双方协商解除和用人单位非因劳动者过错单方解除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
通常,解除劳动合同与终止劳动合同的区别在于劳动合同是否到期。若合同到期,则为终止劳动合同,若没有到期,就是解除劳动合同。终止劳动合同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劳动合同有效期满,合同自然终止;另一种是指现实中出现所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合同终止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指在合同内容全部履行之前消灭劳动关系。
相关专题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