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责任无力支付赔偿款时,一般由原告申请强制执行。 法院会强制执行被告的可执行财产,拍卖后充当赔偿款。 经法院强制执行,被告确实无可执行财产,可由法院中止执行,待被执行人有执行能力后可随时再恢复执行。 《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五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 (一)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 (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 (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的; (四)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五)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 中止的情形消失后,恢复执行。 第二百五十四条人民法院采取本法第二百四十二条、第二百四十三条、第二百四十四条规定的执行措施后,被执行人仍不能偿还债务的,应当继续履行义务。债权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其他财产的,可以随时请求人民法院执行。
针对民事责任无力支付赔偿款时怎么办, 法院强制执行没有钱, 后果是什么,看完你还不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对于人民法院对义务人进行的强制执行措施,义务人没有足额财产可供执行的,人民法院可以中止执行,待到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后,再次对其进行履行,强制其履行义务。
当事人被法院判决赔偿但没有赔偿能力的,则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如果经法院查明情况属实的,则法院应当中止执行;等到法院或者申请执行人发现被执行人有财产时,再恢复执行。
相关专题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