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发生后,肇事方拒绝承担赔偿责任的,受害方可以通过提起民事诉讼的方式维权。第一步:明确要“告谁”打官司中,“告谁”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告的对象不对,不仅浪费了时间、人力、财力,还达不到要求赔偿的目的。在“告谁”的问题上,首先要看发生事故时对方所驾车辆行驶证上的车主是谁,如果是肇事司机本人,那就直接起诉他。如果车辆另有其主,可以将肇事司机与车主作为共同被告一起起诉。如果车主是单位,可以将单位一并作为被告告上法庭。第二步:拿到证据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是认定道路交通事故的法定机关,虽然其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应经当事人予以质证,不能当然成为法院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但它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纠纷的重要证据,在诉讼中,对于证明双方当事人各自应负的责任程度仍具有重要的意义。案件起诉至法院后,法院固然应当根据法庭调查的事实对事故责任进行确认,调查范围不受公安机关责任认定书的限制,但在通常情况下,当事人没有确凿证据推翻责任认定书的内容时,法院都会采信公安机关对责任的认定,并以此为基础确定有关当事人的赔偿责任。因此,当事人在拿到交通队的事故责任认定书时,一定要仔细看清责任认定内容。如果不服,要及时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复议。第三步:合理要赔偿交通事故纠纷案件中,涉及的赔偿问题一般包括财产损害赔偿和人身伤害赔偿。财产损害赔偿的范围主要包括:修车费;车上货物损失等。修车费:根据修车发票上的合理数额认定,如果车辆已经报废应折价赔偿;事故中车上物品的损坏赔偿,应当按实际损失进行赔偿。人身损害赔偿的项目主要有: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残疾者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死亡补偿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等等。其中,误工费包括两部分,一是当事人在看病、住院期间不能上班造成的误工费,二是因处理交通事故善后事宜的误工费。
针对交通事故遇到肇事方不愿赔偿怎么办?,看完你还不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交通事故肇事者不愿调解的解决办法: 1、当事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2、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3、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法院可以强制执行。在法院判决或调解生效后,如果仍不能自觉履行的,伤者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在执行中,法院可采取查封、扣押、冻结、划拨、拍卖、变卖被执行人的财产等执行措施,一般来说就是需要进行申请的当事人提供需啊进行赔偿的当事人的相关财产线索,在对于这个需要进行赔偿的当事人的的现有存款,所拥有的知识产权,房产和车子等等相应的财产进行检查,再通过拍卖、划扣或者是查封等等一些列的手段把应该赔付的财产强制的支付给申请人。同时可以将被执行人录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高消费等信用制裁措施。如果被执行人存在妨碍执行行为的,执行法院可对被执行人采取拘留或罚款的制裁措施。 如果确实因经济能力问题而暂时不能执行完毕的,也可由法院暂时中止执行、或是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等以后发现被执行人有履行能力后可再随时恢复执行。
相关专题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