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第216条:“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此款即是申请人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法律依据所在。人民法院判决后,欠债人仍不偿还借款,即可以申请法院执行,法院可以依法采取以下强制措施进行执行,甚至可以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对其处罚: 1、有权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 2、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 3、隐匿财产的,人民法院有权发出搜查令,对被执行人及其住所或者财产隐匿地进行搜查。 4、强制被执行人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或迟延履行金。 5、债权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其他财产的,也可以随时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6、被申请人拒不履行生效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 7、被申请人拒不履行生效判决、裁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此所谓“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 债务人不清偿债务,债权人只能向法院起诉,以合法的方式来强制债务人清偿债务。通常情况下债权人是不能直接行使强制权的,包括扣押财产的行为。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债主可以扣押债务人的财产。
针对民间借贷强制执行的法律依据是什么?,看完你还不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法院强制执行的后果有: 1、如果有能力履行而拒不执行,法院强制执行你的房产、汽车等财产,会被拘留或者罚款,情节严重的,涉嫌构成拒不执行判决罪。 2、强制迁出房屋或退出土地,是指人民法院执行机构强制搬迁被申请执行人在房屋内或特定土地上的财物,腾出房屋或土地,交给申请执行人的一种执行措施。 3、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 4、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 5、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
如果对方在履行期未履行法院判决,而不用管他是否跑了,都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并且建议尽快向法院起诉要求还款,一旦超过了两年的诉讼时效,原告丧失胜诉权。 法院在受理强制执行后,会依法查询债务人名下的房产、车辆、证券和存款等。 但是,有不少民间借贷案件,被执行人早已将名下财产转移,名下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又拒绝履行法院判决的; 法院会终止执行,他将会有逾期还款等负面信息记录在个人的信用报告中,并被限制高消费及出入境,甚至被司法拘留。
相关专题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