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一:相对方主体不适格,或者相对方信用差,履约能力低
防范:查询对方营业执照、章程等工商档案,调查对方资信情况
◎风险二:相对方代理人无权代理或越权代理,导致合同效力不确定
防范:对方如委派
法定代表人以外的人员代理,要求对方出具加盖公章或法定代表人签名的介绍信、委托书等,注意授权范围,注意鉴别委托书真伪。
◎风险三:标的物描述不清,计量单位误用,包装方式约定不明,低级错误导致大损失
防范:约定明确,并且在签约前,反复看清楚。公斤与斤,厘米与米,一字之差,相差十万八千里。包装方式不同,产品档次、价格也相差很大,唯有仔细阅读,再签合同才可防范此等风险。
◎风险四:标的物质量标准、验收标准或方式约定不明,导致扯皮
防范:写明是国标、行标、还是企标,注明标准号,对非标产品,则详细描述质量要求;验收方式、验收时间或期限与验收标准同等重要,唯有详尽约定,方可防范此类风险
◎风险五:交货方式、交货地点、运费承担约定不明,常常引发纠纷
防范:交货方式须约定明确是卖方送货、需方提货还是代办托运;交货地点是需方仓库、工地、还是某港口,运费有谁承担也需明确。
◎风险六:货款结算、付款方式、期限条款约定不明,对交易成果带来重大影响
防范:付款方式是一次性还是分期,是票据还是现金;期限方面“工作日”、“日”和起止时间点等的表述,关系重大,这些都需要约定清楚。
◎风险七:合同单方解除的条件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影响守约方防止损失扩大
防范:在何种情况下,一方有权
单方解除合同,必须约定明确,这对于防止损失扩大具有积极意义。
◎风险八:违约责任约定不明或不全面,导致诉讼或仲裁结果难以逆料
防范:所有违约行为应当承担的责任,应当全面约定,违约金计算方式、
损失赔偿额或
赔偿计算方法等均应根据实际情况约定清楚。
◎风险九:书面通知或函件的有效接收地址、接收人约定不明
防范:协议中事先约定
合同当事人的收件地址,收件人,可以避免当事人就收取对方文件予以抵赖。收件涉及要约承诺生效、诉讼时效、除斥期间等情事的判断,约定清楚十分必要。
◎风险十:用词含义模糊,条款间相互矛盾
防范:合同前部约定名词解释,避免含义模糊或上下文自相矛盾以上是对购销
合同风险防范有哪些问题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