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实习生不具备《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主体资格。
《劳动法》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可见,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劳动者是否纳入劳动就业保障范围都作了明确的规定,而在校学生不具备这些劳动者的条件,他们在实习单位实习期间的身份仍然是在校学生,并没有因为学习场所的改变而成为法律意义上的劳动者。因此,实习的学生不能算是我国劳动法上规定的劳动者。因此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实习生在实习期间所受伤害提起的
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
其次,关于学生实习期间发生伤亡事故的待遇问题。我国的法律、法规确实没有明文规定实习生属于工伤主体,但《
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一条规定:
“本条例所称职工,是指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
事实劳动关系)的各种用工形式、各种用工期限的劳动者”。这里所称“各种用工形式、各种用工期限的劳动者”就是《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主体,实习生虽然不是该厂招聘来的合同工、固定工、临时工,但属于学校安排到该厂边劳动、边学习的实习生,也是不同用工形式、不同用工期限的劳动者。因此,实习生也属于《工伤保险条例》调整的工伤主体,实习生在工作中遭到伤害,如果符合
工伤认定条件的,同样应当
认定为工伤,并应获得赔偿和
享受工伤待遇。
由于在校学生与实习单位之间没有
建立劳动关系,不具有企业职工的身份,因此,实习生不属于
工伤保险赔偿的受偿主体,相应地,他们在实习期间遭受伤害不能享受
工伤保险待遇,只能按
民事侵权纠纷处理。在校学生,在实习时受伤,遭遇的伤害不能算工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