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一般指工资、薪金所得,
个人所得税一般计算的是工资、薪金所得需要缴纳的税,目前最新的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3500元。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课征的一种税,纳税义务人包括中国公民、
个体工商户以及在中国有所得的外籍人员和港澳台同胞。
工资、薪金所得,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工资薪金所得的费用扣除标准,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3500元后的余额(2011年9月1日前每月减除2000元),为
应纳税所得额,也就是说每月工资、薪金所得额在3500元以上的征个人所得税,以下免征个人所得税。
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每月收入额-3500元)×适用税率率-速算扣除数
例,某高校教师于2012年某月取得工资
6000,则其就这个月工资需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的数额为多少?答,教师这个月的工资应纳税额=(6000-3500)×10%-105=145元。
速算扣除数指采用超额累进税率计税时,简化计算应纳税额的一个数据,速算扣除数实际上是在级距和税率不变的条件下,全额累进税率的应纳税额比超额累进税率的应纳税额多纳的一个常数。因此在超额累进税率条件下,用全额累进的计税方法,只要减掉这个常数,就等于用超额累进方法计算的应纳税额。
速算扣除数的计算,不超过1500元的纳税额因为只有一个3%的税率,所以速算扣除数为0。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纳税税率为10%。如果1500元至4500元之间的任意纳税额全部按10%的税率纳税,势必会造成纳税人多纳税的情况,因为在这个纳税额度之间的任意纳税额中都有1500元需要按3%纳税,也就是说1500元是税率变化的临界点。
如果1500元按10%的税率纳税,1500元需纳税150元,如果按3%的税率纳税时则只需纳45元就行,也就是说超过1500元至4500元之间的任意纳税额按10%的税率计算纳税额时,会多收105元,因此计算超过1500元至4500元之间的任意纳税额的纳税情况时需要减去多收的105元,多收的105元即需要减去的速算扣除数。
同理,超过4500元至9000元之间的纳税额的税率为20%,4500元是税率变化的临界点。如果4500元按20%的税率纳税则需要纳税900元,按10%的税率纳税时是450元,无疑按20%的税率纳税比按10%的税率纳税将多纳450元。
此时万不可忽视的是4500元中有1500元是按3%的税率纳税的,也就是说不超过4500元的部分如果都按10%的税率纳税会多收,因此超过4500元至9000元之间的纳税额也需要减去超过1500元至4500元部分的速算扣除数105元。因此超过4500元至9000元部分的速算扣除数为900-450+105=555元。
同理既可得到其它纳税区间的速算扣除数,倘若能够记住各纳税区别的税率的速算扣除数,那么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就方便的多了,比如你每月工资9000元时,你将纳税(9000-3500)×20%-555=450元,用此种方法计算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的纳税额可避免分步累加计算时的繁琐,具有高效快速准确高的特点,用来计算工资、薪金的个人所得税纳税额不失为一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