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快速导航

扰乱公共秩序罪法律依据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3.12.20

扰乱公共秩序罪的构成要件为: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秩序。 2、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以聚众的方式扰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正常活动,致使其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4、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 《刑法》第二百九十条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展开更多

针对扰乱公共秩序罪法律依据是什么,看完你还不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爱心律师推荐

赵丽、章法...等95位律师接受在线咨询

有问题 立即在线问律师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婚姻/债务/工伤/合同/刑事....最快3分钟内有回应

律师普法
更多 >

我国法律对扰乱公共秩序罪的规定是:犯此罪,若造成严重损失,应对首要分子处三到七年有期徒刑;...更多>>

相关短视频
更多 >
0'50

根据刑法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相关罪名规定,扰乱公共秩序包括聚众导致社会工作、生产...更多>>

专业问答
更多 >

刑法中扰乱公共秩序的罪名是刑法第六章妨碍社会管理秩序罪第一节的规定,包括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更多>>

法师兄 生活法律常识 刑事辩护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