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
合同无法履行,用人单位可与劳动者协商,对劳动合同进行变更,如果未能就
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用人单位在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
解除劳动合同。
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般有如下情形:
(一)用人单位方面的原因。用人单位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或者根据市场变化决定转产、调整生产任务或者生产经营项目等。
(二)劳动者方面的原因。如劳动者的身体健康状况发生变化、劳动能力部分丧失、所在岗位与其职业技能不相适应、职业技能提高了一定等级等,造成
原劳动合同不能履行或者如果继续履行原合同规定的义务对劳动者明显不公平。
(三)
订立劳动合同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已经修改或者废止。
(四)客观方面的原因。这种客观原因的出现使得当事人原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权利义务的履行成为不必要或者不可能。这时应当允许当事人对劳动合同有关内容进行变更。
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由于情况发生变化,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对劳动合同部分条款进行修改、补充。劳动合同的未变更部分继续有效。
劳动合同的变更主要反映在四个方面:
(一)
劳动合同期限的延长或缩短
(二)劳动者工种或职务的变化或变动
(三)生产或者工作任务的增加或减少
(四)对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的增加或减少。
如,一些国有企业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生产经营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需要安排部分职工下岗,致使原劳动合同的条款无法履行,这部分下岗职工要进入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并与中心签订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协议,就需要同时变更原来与企业
签订的劳动合同,使之与经济发展的形势相适应又如劳动者因意外事故致伤、致残,不能从事原岗位劳动,工作岗位需要作适当调整国家颁布了新的法律、法规,原劳动合同的某些条款与新的法规、法规相悖由于不可抗力(如水灾、地震、战争)等因素,造成企业或劳动者无法履行原劳动合同时,经双方当事人平等协商,都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的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