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医疗费赔偿金额已发生医疗费用(不含原发病医疗费用)预期医疗费用。
2、
误工费赔偿金额误工时间×收入标准(患者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
3、住院
伙食补助费住院时间×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
4、陪护费赔偿金额陪护天数×陪护人数×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
5、伤残生活补助费赔偿伤残等级×医疗事故发生地的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赔偿期限。
6、残疾用具费赔偿金额普及型器具的费用。
7、丧葬费赔偿金额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个月。
8、
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被抚养人的人数×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抚养年限。
9、交通费赔偿金额实际必需的交通费用单据数额之和。
10、住宿费赔偿金额住宿天数×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补助标准。
11、精神损害抚恤金赔偿金额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年限(死亡最长不超过6年,残疾最长不超过3年)。
12、
死亡赔偿金事故责任人所在地上一年度人均收入×20年
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根据客观计算方法,以定型化赔偿模式来确定死亡赔偿金的赔偿标准和赔偿年限,具体为:就是一次性赔偿20年,死亡赔偿是固定的,受害人是60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75周岁以上的,按5年计算。死亡赔偿金赔偿的对象是余命,但又不完全是余命,如果年龄太小,赔偿20年就完了,年龄大一点的就是年龄每增加一岁就减少一年。死亡赔偿金采纳了系“继承丧失说”,并非
精神抚慰金,其计算公式为:
(1)城镇居民为:死亡赔偿金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年60周岁以上的为(实际年龄-60)75周岁以上为5年
(2)农村居民为:死亡赔偿金上一年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n〔n:60周岁以下为20年(含)60周岁以上:n(实际年龄-60)75周岁以上为5年〕
(3)60周岁以下人员的死亡赔偿金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年。
(4)60周岁75周岁人员的死亡赔偿金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实际年龄-60)。
(5)75周岁以上人员的死亡赔偿金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