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性质不同。工伤赔偿具有民事赔偿性,属于民法的范畴;工伤保险具有社会保障性,属于劳动法(或
社会保险法)的范畴。
(二)责任主体不同。工伤赔偿的责任主体是“肇事者”;工伤保险的责任主体是职工所在的企业或工伤保险经办机构。
(三)责任原则不同。工伤赔偿中,对职工适用非主要
过错责任原则,并根据受害职工过错的大小确定赔偿责任的范围;工伤保险中对职工适用
无过错责任原则,无论工伤职工有无过错,均不影响其享受全部
工伤保险待遇。
(四)权利范围不同。工伤赔偿中受害职工及其亲属有权主张
精神损失费。工伤保险中受害职工及其亲属无权主张精神损失费;
(五)获得费用不同。工伤赔偿中,受害职工及其亲属针对赔偿费数额,依法可以与“肇事者”进行协商解决,赔偿费可以高于或低于国家法律规定;而工伤保险待遇,具有法律强制性,工伤职工所享受的工伤保险待遇的种类和标准具有法律统一性,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双方当事人协商。
(六)实现程度不同。发生工伤赔偿事故,如果肇事者逃逸或其他原因,使受害职工及其亲属不能获得工伤赔偿时,那么,工伤赔偿就无从实现。但在上述情形中,工伤职工仍可以按规定享受全部的工伤保险待遇,而企业或者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不得因此减免或者推诿支付义务。
(七)处理程序不同。在
工伤赔偿纠纷案件中,应适用
民事诉讼法进行处理,并且不能由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处理;而在工伤保险纠纷案件中,应适用企业
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先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处理,对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不服的,任何一方当事人均可依法
提起民事诉讼。
(八)法律后果不同。工伤赔偿中,受害职工及其亲属得到赔偿费后,工伤赔偿的民事法律关系即行终止。工伤保险中,工伤职工享受了工伤保险待遇后,如果被鉴定为五级至十级伤残的,劳动关系原则上不能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