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对依靠自身能力无法维持基本生活的公民以及遇到紧急、突发和特殊困难的公民提供基本物质帮助和相应服务的制度安排。社会救助体系,是指国家为保障城乡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并帮助解决各种特殊困难而建立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以及为保证这些政策法规顺利实施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工作网络、物质条件和技术支撑等要素有机结合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我国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基本框架是: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和灾民救助为基础,以教育、医疗、住房、就业和法律等专项救助为支柱,各种救助项目有机衔接、相互协调,各类优惠政策全面整合、相互配套。这种新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主要特征和发展方向是:救助项目法定化、覆盖范围全民化、施救标准科学化、操作程序规范化、监督管理民主化、工作手段现代化、服务方式社会化。
近年来,我国社会救助不断创新发展,社会救助制度不断完善,整体功能不断增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但是,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国家,每年有大量因自然灾害而导致生活困难的灾民需要救助,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还不完善,教育、医疗、住房等专项救助基础还很薄弱,社会救助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要继续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与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相适应的救助标准调整机制;建立健全临时救助制度,帮助群众解决突发性、暂时性困难;完善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特别要加强对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要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健全政策法规和运行机制基础上,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家庭全部纳入低保范围。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要逐步增加农村低保补助资金,提高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保障五保供养对象权益。要不断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加大对农村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加大移民扶贫力度。集中力量解决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特殊类型地区贫困问题。
二是完善教育救助制度。着眼于促进教育公平,今年将在全国城乡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国家将继续增加农村教育公用经费,提高保障水平。适当提高农村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继续落实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措施。在试点的基础上,从今年秋季起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进一步完善普通本科高校、高等和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
三是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2008年,全国所有县(市、区)都要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研究探索医疗救助制度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相衔接的有效形式。继续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并加强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衔接,资助符合条件的农村五保户、贫困户家庭成员和其他贫困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因患大病经合作医疗补助后个人负担医疗费过高、影响家庭基本生活的,再给予适当医疗救助。
四是建立健全廉租住房制度。2008年年底前,所有市、县对符合规定住房困难条件、申请廉租住房租赁补贴的城市低保家庭,基本做到应保尽保。东部地区和其他有条件的地区要将廉租住房保障范围扩大到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今年中央用于廉租住房制度建设的资金68亿元,比去年增加17亿元,地方各级政府都要增加这方面投入。还要加强农村住房建设规划和管理,切实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问题。
五是进一步加强救灾减灾工作。据统计,我国一般年份因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数千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亿元以上,重灾之年,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更为严重。要把救灾减灾工作摆到社会应急建设的重要位置,常抓不懈。2008年初我国部分地区出现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极端天气,对灾区经济造成重大损失,给群众生活带来很大困难。要抓紧灾后恢复和重建,同时要从这次特大自然灾害中总结经验教训。加强电力、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灾减灾能力;加强应急体系和机制建设,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加强对现代条件下自然灾害特点和规律的研究,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六是完善落实优抚政策。要落实有关政策规定,统筹解决退役军人的实际困难。健全抚恤补助、生活待遇自然增长机制。按照政府补助和个人负担相结合、政策照顾和大病救助相结合的原则,逐步建立体现优待优惠的优抚医疗保障制度。推进退役军人安置改革,多方面帮助退役士兵实现就业。
七是支持慈善事业加快发展。要完善和落实社会捐赠免税减税政策,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扶持政策和激励措施,壮大志愿服务队伍。积极培育发展社会慈善类民间组织,探索建立慈善组织行业自律机制和评估机制,促进慈善组织提高社会公信力。要推动社会捐助活动大众化、经常化、规范化。大力培养公众慈善意识,在全社会树立团结互助、和衷共济、扶贫济困、平等友爱的社会风尚。
此外,还要在社会救助领域加强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和社会工作职业岗位开发,积极应用社会工作方法,提升社会救助管理和服务的科学化、专业化和人性化水平。
全文2.0千字,阅读预计需要7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