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主体包括以下:
1、拥有中国国籍的自然人;
2、企业法人、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法人;
3、个体工商户;
4、农村承包经营户和个人合伙。
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社会组织。
一、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的原则有以下:
1、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关;
2、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3、诚信原则,当行使民事权利并履行民事义务,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
4、平等原则,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一律平等;
5、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不得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6、绿色原则,应当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民事主体的行为能力有以下:
1、理论理性。行为人能认识自己行为的后果;
2、实践理性。行为人有辨别善恶的能力。
总之,基于民事主体的平等性,国家出现在民事活动中时,其身份只是公法人。另外,在一些特定的民事法律关系中,其主体也可以是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其他社会组织。
论根据民法典有关民事主体行使权利的规定
民事权利是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并受法律保护的利益范围或者实施某一行为(作为或不作为)以实现某种利益的可能性。
(一)、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二)、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等权利。
(三)、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四)、自然人因婚姻、家庭关系等产生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
(五)、民事主体的财产权利受法律平等保护。
(六)、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物权。物权是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七)、物包括不动产和动产。法律规定权利作为物权客体的,依照其规定。
(八)、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规定。
(九)、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征收、征用不动产或者动产的,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
(十)、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债权。债权是因合同、侵权行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规定,权利人请求特定义务人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十一)、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十二)、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十三)、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进行管理的人,有权请求受益人偿还由此支出的必要费用。
(十四)、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
(十五)、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权利人依法就下列客体享有的专有的权利:
1、作品;
2、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
3、商标;
4、地理标志;
5、商业秘密;
6、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7、植物新品种;
8、法律规定的其他客体。
(十六)、自然人依法享有继承权。自然人合法的私有财产,可以依法继承。
(十七)、民事主体依法享有股权和其他投资性权利。
(十八)、民事主体享有法律规定的其他民事权利和利益。
(十九)、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二十)、法律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妇女、消费者等的民事权利保护有特别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二十一)、民事权利可以依据民事法律行为、事实行为、法律规定的事件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方式取得。
(二十二)、民事主体按照自己的意愿依法行使民事权利,不受干涉。
(二十三)、民事主体行使权利时,应当履行法律规定的和当事人约定的义务。
(二十四)、民事主体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全文1.7千字,阅读预计需要6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