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学者一定要有四个不追逐。第一,绝不追逐官和政府的脸色,追求的是客观规律,追求的是认识中国国情;第二,绝不追逐受众的推理;第三,绝不追逐功利,我每年无数次面对观众演讲,讨论房地产问题,但是在所有演讲中没有一秒钟是广告空间;第四,绝不追逐自我。”
正是抱着“不追逐”的“学者立场”,昨天来宁参加“创新峰会”的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对于房地产市场的走向最终也没有给出答案,而只是着眼于分析。
“如果有人告诉你,预计明年的房价会涨百分之若干,会跌百分之若干,那基本是江湖术士。”在分析城市化积极稳妥推进、保障房“加速跑”的背景后,他尤其提请大家关注宏观经济环境。“2010年底或者2011年初,加不加息、加几次息,主要的决策布局不是房地产市场的高涨繁荣还是衰退萧条,而是取决于社会物价总水平,即CPI;取决于国际‘货币战争’,中国能否抵御住发达国家企图转嫁而来的危机。”
加息是传统治理通胀的行之有效的一个政策。但护了肝却会伤了肾,这个“肾”就是消费。所以,两三个星期前市场都预计,统计局在发布11月宏观数据前会加息,结果那个周末出来的消息是继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这就是因为既要力图收紧货币又不要伤害到消费。2011年的房地产业,就是置身于“反通胀”的政策环境下,处于这样的“两难”中。
相比陈淮的谨慎,同为学者的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却显露出“大嘴巴”风范,直言不讳地号召大家买房投资,发言过程犹如“广告时间”。
“调控是政府的责任,政策可以限制我们,但是理财是我们天生的权利。中产阶级是以资产升值来增加财富,而不是靠工资收入,买房就是资产升值的最好途径。”董藩原本的演讲主题是调控背景下开发商的生存之道,不过,此刻却话锋突变,称要讲一讲调控背景下的投资技巧。
董藩传授的技巧之一,是去海外买房。他现身说法:“我们进行了一般推算,全世界买房第一好的是澳大利亚,第二是加拿大。我明年1月16号到澳大利亚,我在国内早就不买房了,因为国内买房的回报低于国外发达国家。中国房价涨幅较好,但是金融杠杆不高。在发达国家买房子,一成、两成首付就可以了,而且它在升值过程中,升值部分可以提出来,可以做无本增值。”他以数据佐证,澳大利亚在过去5-10年内房价翻了一番,而观察美国1963-2005年的房价变化,下跌的年份非常少。
尽管如此,董藩认为国内买房投资还是存在机会。“能在沿海做就不在中部做,能在中部做不在西部做;能在一线买,就不在二线买,能在二线买不在三线买;能在市中心买就不在次中心买,能在次中心买不在郊区买。哪里堵塞你就在哪里买……”
“在所有投资产品当中,老百姓唯一能够放心投的就是房地产。股票不能投,姚明进去潘长江出来、奔驰进去奇瑞出来、地球进去乒乓球出来。黄金也不要弄,过去几十年当中黄金根本抵御不了通胀带来的损失。”
一番话语落下,台下听众不禁茫然:同为专家学者,一个规劝理性思考复杂背景,一个鼓励大胆投入,这房子当下该买还是不该买,看来还真是个难题。
全文1.2千字,阅读预计需要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