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是互联网在医疗行业的新应用,其包括了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技术手段的健康教育、医疗信息查询、电子健康档案、疾病风险评估、在线疾病咨询、电子处方、远程会诊、及远程治疗和康复等多种形式的健康管家服务。
一、互联网医疗在我国的发展
互联网医疗,代表了医疗行业新的发展方向,有利于解决中国医疗资源不平衡和人们日益增加的健康医疗需求之间的矛盾,是卫生部积极引导和支持的医疗发展模式。
10月18日,互联网医疗领域发生了两件大事。滴滴医生横空出生,同一天,春雨医生被黑,两家提供医生服务业务的公司自然的被联系在一起。
10月18、19日两天,由阿里健康、名医主刀、滴滴出行三方合作推出了免费送医上门活动。打开滴滴出行APP后,在顺风车、快车右侧看见叫医生的选项,当用户处在上门医生的服务范围时,即能看到滴滴医生专车信息。用户点击呼叫医生发出请求后,便会接到医生的电话沟通了解用户的基本信息,确认需要上门服务后,医生会在第一时间搭乘带有滴滴医生车贴的滴滴专车上门服务。如果遇到上门无法解决的病患,在征求用户意见后专车将送患者到医生所在医院,经由绿色通道继续接受治疗。
无巧不成书,在滴滴医生试点的同一天,微信圈里疯狂传播一篇文章《论春雨医生的倒掉》,关于春雨医生的倒闭传闻甚嚣尘上。难道滴滴医生推行的模式,已挑战了春雨医生的商业模式?
一个提供上门送医服务,一个提供在线问诊、线下诊所,都意味着过去的互联网医疗正在发生转型。
不过,在热钱涌入的同时,互联网医疗也在考虑转型。因为互联网医疗的从业者们见到,仅靠互联网的鼓吹并不能带来真正的效益,必须与传统医疗相互嫁接才能获得实在的业绩。2014年,丁香园即宣布建设线下全科诊所;今年3月,阿里健康向18万家诊所伸出橄榄枝;几乎同时,挂号网也推出了微医产品,宣布进入团队医疗阶段;今年5月轻问诊平台春雨医生也宣称开办或合作线下诊所计划。
村夫日记创始人赵衡表示,医生上门服务如果可以和一部分大公司的健康管理计划相结合,为企业级客户提供服务,将能提高医生上门的效率,同时也方便企业员工享受更好的健康服务。阿里健康相关人士也透露,除了在满足高端人群对医疗服务质量的需求外,未来可以考虑同社区医院合作推出家庭医生服务,将有效解决慢性病患者和长期取药人士的就诊难问题,也有望降低医生上门服务的成本。
二、互联网医疗的发展限制
在很多从业者看来,当下对互联网+医疗的热切关注,蕴含着人们对移动医疗的期待和焦虑,值得欣喜,更值得深层次的思考。而刚刚出版《互联网+医疗健康》一书的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计算机应用与管理科主任陈金雄的观点,则代表了几乎所有创业者的态度:2014年才被称之为中国移动医疗的元年,至今才一年多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还难以评判行业发展好与不好,就像是评判一个一两岁的孩子长大以后有没有出息,还是太早了。
与2012年移动医疗刚刚走热,资本方蜂拥而至,业内一片叫好声不同,如今更多人开始更审慎的看待互联网+医疗的价值和定位。借用春雨创始人兼CEO张锐在为春雨话题专门建立的千人讨论群中说的一句话,赞我谤我,不过是借我言人世。
在业内人看来,互联网+医疗的价值来自于需求,而这种需求是有目共睹的。陈金雄将当前传统医疗行业的痛点总结为5点,即看病难、看病烦、看病贵、质量差和矛盾深。其中,看病难和看病贵是世界性难题,也正因如此,很多国家都在尝试医改破题。
三、互联网医疗要迈过的四道坎
互联网+医疗虽是一片蓝海之势。但是,与其他互联网领域大有不同,互联网+医疗与政府部门监管联系紧密,与个人健康休戚相关,囿于中国医疗体系的复杂性,互联网医疗在中国的发展将面临诸多难点。互联网+医疗要爆发,还要迈过至少四道坎:
第一道坎:人才匮乏,产品粘性弱
相较于互联网+零售、O2O领域,互联网医疗的专业性更强。行业急缺既懂互联网又懂健康医疗的人才,这也是大多移动医疗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而且,目前市面上的移动医疗产品并没有太大的创新,大多仅是把其他领域的智能硬件功能、数据,简单套上移动医疗产品的概念,最终导致产品黏性很弱。
移动医疗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市场规模在不断地扩大,但是众多产品也在不断地夭折。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医药电子商务分会会长龙岩表示,要想在市场中处于不败,提高用户对产品的黏性是移动健康管理App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二道坎:隐私安全
近日,全球最大的偷情网站AshleyMadison被黑客攻击,愈3700万用户的个人信息被泄露,黑客利用用户隐私信息进行敲诈、勒索,就此引发的多名用户自杀的事件让人痛惜。相比于偷情网站的信息数据,个人健康的信息数据更详细、更敏感。
第三道坎:政策制约、行业标准不统一
虽然在互联网+医疗的推动下,国家针对行业的政策有望进一步完善,但并没有正式文件和政策落实。2009年出台的《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办法》第十二条规定: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内容必须科学、准确,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疗保健信息管理的相关规定。不得从事网上诊断和治疗活动。非医疗机构不得在互联网上储存和处理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信息。尽管上述法规被业界诟病与时代脱节,但截至目前还没有新的法规出台。
第四道坎:缺乏清晰的盈利模式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投资浪潮接近尾声,医疗成为各路资本角逐的新战场。但我国互联网医疗至今仍未找到可以快速复制的商业模式。移动医疗APP专家号创始人谢德勇表示,成熟的盈利方式,说实话,目前还没有,毕竟移动医疗还处于一个新兴业态。之所以大家看好,就是因为它存在着无限的想象空间。
全文2.3千字,阅读预计需要8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