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人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比如人民法院查封处分被执行人不动产的执行程序中,涌现大量“长期租约”现象。实践中,被执行人恶意设置各类长期“虚假租约”,严重阻碍了人民法院对该不动产的拍卖处分,迫使被查封房产要么无法成交拍卖,要么大大降低价值,严重损害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引发更多的社会矛盾。对老赖严厉惩罚,对于打击实践中存在的“虚假租约”问题,有着明显的示范效应。
在债务纠纷官司中,明明法院判决胜诉,但债务人两手一摊没钱还债,往往令债权人十分头痛。
理论上说,此时债权人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方法包括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查封、扣押、拍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以及搜查被申请执行人隐匿的财产等。然而这些强制执行方法却需要以获得债务人财产信息为前提,而举证责任不在法院,在债权人身上。通俗的说,只有你证明“老赖”有钱不还,法院才能强制执行。但想要获得这方面的信息并不容易,存款、收入信息等涉及他人隐私,债权人很难获得。房产、汽车等比较明显的动产或不动产,则很有可能会被对方藏匿或转让。如果无法提供债务人的有效财产信息或线索,则最后很难执行到位,毕竟对法院来说,也要考虑强制执行中的搜查和执行成本问题。
根本上说,亡羊补牢不如事先预防,在借钱时就要提高警惕和自我保护意识。首先,要了解对方的借款用途,分析和预估对方能否按时还款的能力和意愿,风险过大不如不借。其次,最好采取抵押贷款或担保贷款形式,如果对方无法提供抵押物或担保,则在借钱之前先摸清对方的财产状况,尤其是了解到对方名下房产的真实确切地址等信息,正所谓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万一对方玩失踪,至少还能追索到房产以供执行。
全文701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