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名下房产在公司解散时怎么样处理
当公司进行所谓的解散和注销清算了,那么此时公司拥有的房产应被视作是属于公司本身的资产之一,并需交由专门负责此项事务的清算组织予以妥善处置。在此基础之上,公司需要支付的税款以及所涉及到的所有债务都将在经过清算组织的仔细审查之后加以解决。
然而,在清算完成以后,剩余财产如何分配便是个关键问题。如果公司章程对此有所明确规定(若无清晰规定则参考各股东的实际投资数额),便按照约定执行分配事宜;反之,则应公平公正地按照投资比例进行分割。在着手清算工作的过程当中,清算小组应尽职尽责,依序展开以下职责:对公司现有资产进行全面清理,分门别类地编制出公司的财务负债状况报表及财产清单;向可能受影响的债权人发出正式通告;妥善处理公司在清算阶段尚未了结的各项业务;确保所有应缴纳的税款得到及时、足额清缴;对公司历年累积的债务进行清理和核实;在全数偿还所有债务之后,处理剩余财产的相关事宜;
同时以公司名义参与任何民事诉讼程序。一旦公司清算执行完毕,清算小组有责任编制出一份详尽的清算报告,并提交至公司股东会、股东大会或当地人民法院进行审核确认。在获得确认之后,清算报告连同公司注销注册所需的其他文件将一并递交给公司登记机关,并向社会发布公告,宣告这家公司从此退出市场舞台。
《公司法》第20条规定,如果“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也就是说,股东在公司被注销后在特定条件下存在承担股东责任的情况。
二、公司名下房子可以股权转让吗
具有房地产权益的实体在处理所有权转移时,遵循以下特定步骤:
首先,如果是向非股东的第三者转让股权之事项,那么需要由持股股东向公司董事会提出书面申请,而后董事会将其呈交给全体股东进行公开讨论与投票表决;
其次,若发生直接在股东间的股权转让行为,则毋庸持有任何形式的投票表决要求,只需向企业管理层及其他相关股东发出告知即可;
再者,在确定股权转让协议的具体内容上,需要明确包括股权转让的数量、价格、流程以及双方的权利义务范围,这将使得这份协议具备法律效力,从而用于规范与约束当事人的行为准则;在此环节中,如涉及到国有资产,则必须履行资产评估程序;
再者,对于涉及外商投资或合资企业中的股权转让事宜,需要获得中方股东所在的监管机构的批准,同时还须事先向原审批部门申报,并在得到肯定答复后才能正式启动股权转让手续;其后,应当收回原始股东的出资证明文件,并发放给新的股东相应的出资证明书,在此基础上对公司股东名册进行更新和重新登记,同时删除原有股东信息,增补新股东的姓名或名称、地址以及实际受让的出资份额记录至股东名册,并以同等方式修订公司章程;
最后一步,以新修订的公司章程、股东及其出资变动等详细资料作为依据,向当地商业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全方位的工商变更登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七十一条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
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
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
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
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
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
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
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七十二条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的强制执行程序转让股东的股权时,应当通知公司及全体股东,其他股东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购买权。
其他股东自人民法院通知之日起满二十日不行使优先购买权的,视为放弃优先购买权。
第七十三条
依照本法第七十一条、第七十二条转让股权后,公司应当注销原股东的出资证明书,向新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并相应修改公司章程和股东名册中有关股东及其出资额的记载。
对公司章程的该项修改不需再由股东会表决。
当决定正式解散公司之时,该公司名下所有之房地产物品将被视作公司无形资产的一部分,必须交由专门负责清算事宜的组织进行妥善处理。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涉及到税务付款以及债务的偿还等方面的事宜,因此清算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在完成相关清算步骤之后,如有依然存在的财产将依据公司章程或者投资比例进行最后的分配。与此同时,清算小组还要负责编制详尽的财务负债报表和全部财产清单,向所有债权人发出书面通知,妥善处理未完成的业务事项,依法缴纳各项税费,全力以赴地清理所欠债务,妥善处置剩余财产,并参与任何可能的法律诉讼案件。最终,在清算报告经过确认无误之后,清算小组将按照规定提交所有注销手续所需的文件材料给登记管理机构,并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渠道对外发布公司即将注销的公告信息。
全文2.0千字,阅读预计需要7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