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第七十九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但是,仲裁前置并不是意味着所有的当事人都必须经过仲裁程序。如果要求所有的当事人都经过仲裁程序,只会增加当事人的讼累,不符合立法的目的和愿意。设定仲裁程序前置,其目的旨在劳动争议尽量在专业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解决,以免增加人民法院的负担。仲裁程序中有不当之处,诉讼中应当予以纠正。
而《民事诉讼法》也有规定:必须共同参加诉讼的当事人,没有参加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参加诉讼。这一规定也说明,仲裁程序没参加的当事人,法院可以追加。
劳动争议仲裁前置程序
仲裁前置程序指劳动争议当事人要想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前,必须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裁决不服的,当事人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法》(1995年)第79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2008年)第5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仲裁前置程序的规定
1、法律依据
(1)《劳动法》79条,当事人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2)《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人民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应以劳动仲裁为前置程序。
2、申请时间
(1)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2)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3、提交材料
(1)劳动仲裁申请书;
(2)申请人及被申请人的身份证明文件;
(3)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或建立劳动关系的有关证明;
(4)其他有关的证据材料复印件及证据清单;
(5)如果需委托代理人,应同时提交授权委托书一份。授权委托书应写明受委托人的基本情况、委托事项和委托权限。委托权限如果包括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的,委托人必须逐项列明。
全文1.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