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建设目前已成为网民关注的焦点问题。在百度上输入保障房建设,跳出620多万条相关信息。
而随着近期大规模保障房建设全面推开,网络上反映保障房问题的网帖也越来越多,这些网帖集中揭露了目前保障房存在的被骗购、福利房和质量差三大乱象。
乱象一被骗购
网事:网贴曝光多地保障房骗购事件
杭州,有网帖爆料经济适用房骗购现象严重。杭州经济适用房主管部门只在2009年查实14套经济适用房系虚假资料骗购而被收回。
此外,在北京、武汉等地,不断有网帖曝光当地保障房被富翁等不符合条件人群骗购的情况发生。
记者观察:加大骗购者的惩处力度
舆论普遍认为,目前我国已出台地方性保障房违规惩处标准的城市中,大多只是对违规者处以几千元的罚款和几年之内不得再次申请。这样的处罚力度相对于申请到保障房的巨大利益来说,只是九牛一毛。只有不断加大违规者的处罚力度,才可能真正起到震慑作用。
在网民曝光保障房骗购事件后,有关政府部门大多表示,公示名单经过初步核实且符合条件。但网民担心的是,信息虽然公示了,审核程序却流于形式,公示信息也遮遮掩掩。为何名单筛选、公开摇号等事情不在网上公开接受群众监督?网民荻寒抱怨说,很多在街道办事处就被卡了,就随便找个理由,连到房管局参加摇号的机会都没有。
网民建议,有关部门在确定保障房名单的所有环节和操作程序中,都应该公开、透明,在资格审查中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保障普通民众与公职人员等享有均等的机会。同时,加强对保障房的监管,建立严厉的问责机制,严肃处理骗购人员和相关责任人。
乱象二福利房
网事:保障房被公职人员团购
陕西省山阳县被网民曝出,在900多名经济适用房申请人公示名单中带职务者多达100多人,其中不乏乡长、镇长、执法队长、所长,还有的直接标注有科员、副科、科长等字样。山西省忻州市首例限价房项目被网民爆料称,已经成为当地干部福利房,而且这些限价房被大肆高价倒卖牟利。海口市一个社会公共福利项目限价房被仅仅针对部分特定人群销售也被网民曝光
记者观察:保障房从建设到分配引入阳光机制
不少网民质疑,为何有那么多有钱有权的人敢冒着违规风险,与普通老百姓争福利?有关部门是否对购房者经过了严格审查?网民刘洪波说,网民就怕:无权的,市场化;有权的,福利化。网民LKK443说:没有公开,就没有真相;没有真相,就存在暗箱操作;存在暗箱操作,就不会有公平;没有公平,就没有说服力。
有评论指出,当前要防止出现借保障房之名行福利房之实的回潮。从保障房建设的主体来看,如果地方政府是绝对主力,那么其行为的界定和规范还相对容易。但此次为了弥补政府建设保障房力量的不足,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再次被鼓励自建保障房。这就很难排除一些财力雄厚的大企业趁机大兴土木,将保障房悄悄变性为内部职工的福利房。而一些财力薄弱的企业职工只能望房兴叹。这无疑会加剧分配和社会保障领域的不公平。
乱象三质量差
网事:保障房质量问题屡遭网民围观
网民齐晋在天涯论坛发帖说:由于保障房建设利润较低,甚至可能亏本运营,则需严防偷工减料的问题,百姓要住房,更要安全住房。
内蒙古包头市最大的棚户区改造项目民馨家园大部分新楼房成墙脆脆被网民曝光,让原本好端端的民心工程,变成了闹心工程。这成为继去年10月北京明悦湾8栋保障房被责令拆除以来,又一起因质量问题而影响波及全国的典型事件。
记者观察:保障房必须保质量
新浪网民夫子66说,墙面脱落、墙体开裂,满心欢喜的新房却不能住,民心房成了窝囊房。为什么保障房、经适房总是屡屡出现质量问题?为什么民生在一些建筑商眼里总是敷衍了事?民生不是施舍,不是怜悯,而是政府的职责。
网民们认为,保障房大规模建设时期已经开始,提高保障房质量水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关系群众对保障的感受,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容不得半点马虎。
福州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王阿忠教授认为,在诸多网民的聚焦下,能否完成中央提出的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计划与时间表的双重指标,成为考验各地政府执行力的重要标尺,而保障房的含金量足不足,则不仅考验着各地政府的管理能力,也考验着各地政府的公信力。
全文1.7千字,阅读预计需要6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