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一日起,《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与考试大纲》正式实施。新大纲规定了各准驾车型培训里程最低不得少于300里程外,培训学时要求也发生了变化。下文为您一一介绍。
驾考新规3大变化
1、培训学时
C1车型减少16学时
这次驾考新规变化最大的地方,就是培训学时发生了变化。市交通运输部门上述人士认为,新《大纲》取消了对每项教学内容的具体学时的规定,只对每一部分的总学时进行了要求,这将引导驾培机构在满足每一部分基本学时要求的基础上,可以针对学员灵活实施个性化的教学服务方案,满足学员差异化学习需求。
同时,新《大纲》适当降低了C1、C2、C3、C4、C5和D、E、F等部分培训车型总的培训学时要求。比如,C1车型由原来的78学时调整为62学时,C2车型由原来的78学时调整为60学时,并调整了各教学部分的基本培训学时要求。
此外,每学时仍然规定为60分钟,但有效教学时间不得低于45分钟;课堂理论教学要求不低于6学时,其中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不低于4学时,安全文明驾驶常识不低于2学时;模拟教学学时调整为4学时。并且每个学员课堂学习时间每天不得超过4学时,实际操作学习时间每天不得超过4学时。
据了解,以上学时仅为基本学时,允许增加,但不可减少。总体来说,新的学时较原来有所减少,但今后学时不再是一个模糊的状态。相关的法规和仪器设备会将学员培训学习的学时标准化、透明化、细节化。同时,每部分内容培训结束后,结业考核员要对学员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对基础和场地驾驶道路驾驶两部分考核不合格的,向学员提出增加复训的内容和学时建议。这意味着,学时不够的学员是不能约考的。
2、培训里程
最低不少于300公里
据了解,新《大纲》首次明确了培训里程的要求,并提出各省应当根据实际对各准驾车型培训里程做出相关要求,但最低不少于300公里的要求。
目前,各驾培机构普遍是以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规定的各科目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组织学员培训,但在实际操作训练中,驾培机构为了提高考试通过率,往往将70%的培训学时用于科目二的场地项目训练。
同时,教练员也没有将安全意识、驾驶习惯的培养与驾驶技能训练有机结合,各驾培机构将大量培训时间花费在封闭场内训练,实际道路训练时间短,导致学员普遍缺乏交通环境的心理适应能力、交通情况处置能力等。
而新《大纲》将更加突出学员安全意识、驾驶习惯的养成,针对各项教学内容从观察判断周围交通状况、灯光信号使用、辨识和遵守道路交通信号等意识和习惯培养方面提出相应的教学目标要求,指导教练员在训练实践中强化对学员安全意识和驾驶习惯的培养。
3、训练方式
交叉训练实操项目
据了解,新《大纲》取消了培训阶段的概念,淡化了培训内容先后顺序的要求,引导驾培机构按照驾驶技能形成规律科学组织教学,引导教练员按照学员掌握驾驶技能的程度组织教学,增强教学的灵活性,并将基础驾驶、场地驾驶和道路驾驶训练交叉进行组织。
其中包括鼓励驾培机构积极运用远程网络技术开展理论培训,并将理论教学与实际驾驶训练有机结合,如做好安全文明驾驶常识理论教学与基础和场地驾驶道路驾驶教学的交叉融合,强化学员对理论知识的应用,以及安全意识和良好驾驶习惯的培养;以满足学员驾驶技能形成需求为主线,安排基础和场地驾驶与道路驾驶交叉训练。
此外,还要充分运用驾驶模拟设备组织训练,如基础和场地驾驶中操纵装置的规范操作和起步前车辆检查与调整教学内容采用驾驶模拟设备教学,道路驾驶中恶劣条件下的驾驶山区道路驾驶高速公路驾驶等内容采用驾驶模拟设备教学。
(节选自惠州日报)
全文1.4千字,阅读预计需要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