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个月来,北京接连发生两起知名画家打假事件,但最终结果却截然相反。7月份,著名画僧史国良在雅昌艺术网发现北京传是拍卖公司准备上拍他的三幅作品,细一看其中两件是伪作,他立即通知拍卖方要求撤拍。但拍卖公司拒之不理,假画依然出现在拍卖前预展上并进行了拍卖,史国良一怒之下8月23日在新浪网开博客打假。几天之后,吴冠中通过朋友寄来的拍卖图录得知,北京圣天阁文升拍卖公司将在9月17日举办“吴冠中作品专场拍卖”,然而离奇的是其中的21幅速写、一幅油画、一幅水粉画、一件水彩画竟然无一真迹,全部是假的。于是,8月28日吴冠中先生致电该公司称即将拍卖的画作不是他的真迹,要求撤拍。出于对画家的尊重和为了维护公司的声誉,该公司第一时间决定立即终止这场拍卖会。同样打假,缘何结果迥然有别?应该说,吴冠中先生的社会声望和在国内美术界的杰出地位恐怕起了至为关键的作用。近年国内发生了多起在世当代画家作品被假冒上拍案例,尽管画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但最终撤拍的寥寥无几。著名山水画家张仃曾遭拒绝,韩美林这样的知名画家拿了律师函才如愿撤拍假画。此番史国良打假惨吃“闭门羹”可以说完全在意料之中,因为当今拍卖界贩假的老赖们是丝毫不惧怕他们打假的。但是,换成吴冠中这样的画界大腕亲自打假,拍卖公司又有哪个敢等闲视之。因为与这样的大师级人物公然对抗,吃亏倒霉的只有拍卖方自己。而换成史国良,贩假的就敢充一把“硬汉”,死撑到底。两起名家打假事件的不同遭遇,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话题:艺术品拍卖还要不要“诚信”二字?近两年来,国内拍卖业行情火爆,天价频出,很多人看好这一新兴市场,大批新公司纷纷成立,造成行业竞争空前激烈,但是拍卖资源毕竟有限,粥少僧多,于是“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十分普遍,几成家常便饭,知假贩假的现象比比皆是。“诚信”被许多公司弃之脑后,不少投机者一心想的只是如何趁大好时机浑水摸鱼狂捞一把,在逐利的诱惑下,买家的权益和中介的原则早已不值一提了,更有人把“诚信”视为“傻瓜”的代名词。所以,健在的画家打假屡遭碰壁,也就司空见惯、不足为奇了。贩假的为何理直气壮,态度强横,拒不撤拍?一句话,在钻《拍卖法》的漏洞。国内现行的《拍卖法》没有硬性规定拍卖公司对拍品真伪承担责任,换言之《拍卖法》并没有要求拍卖方一定要“保真”。于是,许多贩假的公司便手持“挡箭牌”,大钻政策的空子,对赝品视而不见,熟视无睹。正如在这起打假风波中一家公司所说:“拍卖法并没有规定画家认定是假的,拍卖公司就必须撤拍,撤与不撤权力在拍卖公司。”瞧,政策被吃得如此之“透”?腰杆自然挺挺的,潜台词就是:“拍了你假画你又能怎样?”所以,现行的《拍卖法》俨然已成为某些贩假投机者的保护伞。如果不在政策法规上进行彻底调整,不明确拍卖方的保真责任,想仅仅依靠自律来规范市场,实在是一种不实际的妄想罢了。吴冠中与史国良打假事件还折射出一个突出的问题,即“鉴定走过场”已成为当下拍卖界的一大通病。上拍史国良假画的传是拍卖公司宣称拍品通过了专家鉴定。而举办假吴冠中专场的另一家公司则表示:“该公司先请公司自己的书画部顾问看过,后又请了研究当代艺术史、专门研究吴冠中绘画的专家以及出版过吴冠中著作的专家再次把关“掌眼”,四拨专家全部认定没问题。”到底是专家眼拙,还是有人在撒谎?还是吴冠中有问题?实在叫人莫名其妙。这么多“专家”居然叫赝品过五关斩六将顺利通过,专家对“鉴假为真”到底应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专家究竟“专”在何处?透过两起名人打假事件充分暴露了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的诸多弊端。拍卖到底还要不要讲诚信?书画真伪鉴定究竟谁说了算?专家的职业道德又在哪里?政策法规的漏洞如何弥补?行业监管的缺位谁来负责?希望有人能给出个答案。
全文1.5千字,阅读预计需要6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