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互联网医疗的巨大潜力和无限商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抢滩,苹-果、谷-歌、三星分别推出了各自的智能健康平台,百-度、阿-里、腾-讯也通过投资或并购的形式入驻国内知名在线医疗平台。“但随着市场参与者对数据资源掌握和利用能力的变化,竞争格局在不断调整,互联网医疗商业模式仍是雾里看花。”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医药电子商务分会会长龙-岩表示。
用户普及度处于培养期
互联网技术有助于均衡地区医疗资源分配差距,提升现有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谈到互联网医疗,业内普遍认为,远程医疗、健康数据采集、可穿戴设备、移动健康管理都属于互联网健康管理范畴。
由于患者线下就医会遇到就医人多、挂号困难、费用高、抽不出时间做检查等,所以选择使用在线医疗。2014年10月,在线医疗网站用户覆盖人数在逐渐增长,“快速问医生”、“寻医问药”、“39健康网”、“好大夫在线”、“丁香园”等排名靠前,分别达到1539.8万人、1228.9万人、1143.4万人、518.6万人,102.1万人。
龙-岩表示:“在线医疗效率高,流程少,资源多。”2014年用户对在线医疗认知及使用方面,用户普及度处于培养期,医院拥挤成为患者使用在线医疗的原因。“经过调查,61%的人群听说过在线医疗,而使用过的用户只占27.2%。”
App产品用户黏性不够
在手机端开发的App健康管理应用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市场规模在不断地扩大,然而App产量高也在不断地夭折,“要想在市场中处于不败,提高用户对产品的黏性是移动健康管理App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龙-岩举例,以糖护科技为例,其团队和中国的血糖仪品牌三诺生物共同研发了高精度手机血糖仪,并开发了手机客户端App“Dnrse糖护士”。糖尿病患者只要通过将0.6微升的血样滴在手机血糖仪上的试纸,仅10秒钟就能精确测出血糖值,并自动记录整理上传到云端。这样产品的用户黏性就很高。
“只有为用户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才能在市场中有一席之地。”龙-岩表示。
可穿戴设备没有大数据分析
“现在有关互联网健康管理处在底层,数据收集环节,行业仍处于各自为战的探索阶段。”龙-岩表示。跟智能手机、平板电脑PC功能所不同的是,可穿戴设备可以覆盖身体的不同部分,基于不同的配对设备而完成不同的功能。2014年可穿戴设备先行者手环满足了用户早期的市场需求,而随着市场认知度提升,手环已经面临缓慢增长甚至倒退,仅仅凭借手表、手环两类穿戴玩家,想做到销量持续增长比较难。
“由于缺乏调查研究,目前可穿戴产品是否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还不明确。无论如何,可穿戴设备比手机更加贴近我们的身体,既然目前他们的辐射是否有害尚无定论,那么人们应该对可穿戴设备潜在的健康风险引起足够重视。”
去年底发布的《2014年智能可穿戴市场白皮书》显示,可穿戴设备在3个月内的流失率高达87%,用户黏性差、难以坚持使用是目前健康可穿戴设备发展的最大瓶颈。“由于不同品牌的智能硬件设备所采集的数据不统一,样本量不足,目前尚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大数据分析。”龙-岩表示,如此种种互联网医疗商业模式仍是雾里看花。
全文1.3千字,阅读预计需要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