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原则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在法律上的地位是平等的,没有高低,从属的区别,没有命令和服从,管理和管理的关系。只有地位平等,双方才能自由表达真实意义。当然,签订劳动合同后,劳动者成为用人单位的一员,由用人单位管理,处于被管理者的地位,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地位不平等。这里讲的“平等”,是法律上的平等,形式上的平等。在我国劳动力供给超过需求的情况下,很多劳动者和使用者的地位实际上不能平等。但用人单位不得利用优势地位,在订立劳动合同时附加不平等的条件。
订立劳动合同的程序:
1、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一方是劳动者,一方是用人单位。
2、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3、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3、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4、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5、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劳动报酬;
社会保险;
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法》第三条
全文787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